今天,有兩位國內朋友仔 R 和 J 到訪,共晉晚餐,席間談笑風生。
J 説:“中、港文化,互相影響,例如:「服務員,埋單!」而唔係「結賬」。”
“哈哈,aunty 想起一套電視劇的主角一叫「服務員」立即變面,好好笑。”心言笑説。
“所以國內普遍的服務員都唔開心,面上少有笑容!”兒子說。
“點解?”心言奇怪地問道。
“成日俾人喝,重要大聲喝喎!”J 説。
“係呀,返工日日不停俾人叫,俾人大聲喝,點會有笑容?!”兒子接著說。
“咁你點呀?”心言問兒子(曾到北京留學一年)。
“我初初都好唔習慣,覺得冇禮貌,於是舉手示意,結果係冇反應,就算見到,服務員只會望吓你,係完全唔理會亦唔會埋嚟招呼你,於是久而久之,就要大聲或喝聲叫「服務員」,因為細聲,冇人睬你!”
“咁你哋咪叫到好似玩咁囉?”心言想像著。
“初初好似玩咁,後來,叫叫吓,習慣咗,因為唔係咁,係冇「服務員」會睬你嘅!”
一處鄉村一處例,唔講真係唔知!多謝分享:)
回覆刪除AT
「埋單」應該係廣東話嚟喎。
回覆刪除Love the color of your pictures in recent posting :)
回覆刪除